今年7月11日是第36个世界人口日。我国明确将主题确定为“婚育幸福起点 爱与支持相伴”,其中一项宣传内容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。区委、区政府对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,建立起增城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正版炒股软件,将提升普惠托育服务品质纳入2025年区民生实事之一。
截至今年上半年,全区实际提供托育服务机构190家,其中幼儿园106家、托育机构84家,全区可提供托位数9225个,按照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59.97万人测算,每千人口托位数为5.8个。其中普惠托位数6032个,占比65.39%。
我区全力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全面发展,图为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服务阵地
健全托育服务制度保障体系
今年以来,我区扎实推进托育服务政策体系建设。
强化制度建设
以区政府的名义,增城区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,用三年时间建立完善我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管理体系、服务供给体系和综合监督管理体系,为托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突出规划引领
将托育内容纳入《广州市增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,打造儿童友好“15分钟生活圈”,提高社区婴幼儿托管服务水平,积极配置0—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,完善婴幼儿托管设施建设。
严格日常监管
制定实施《增城区托育机构卫生保健评价工作指引》和《托育机构综合监督检查表》,联合市场监管、住建、消防等部门组织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,实现全覆盖监管,保障托育服务的安全与质量。
资料图
推进托育备案与卫生评价双跃升
我区充分彰显联席会议制度的效能,住建部门组织召开托育机构未备案“一园一策”指导会议,现场解答相关机构备案方面的疑问,同时组建工作群,群内相关部门对机构备案进行实时指导,对存在消防问题的托育机构进行逐项指导和整改;卫健部门组织实施点对点的指导,确保托育机构的卫生健康评价工作得到精准落实。通过上述措施,我区托育机构的备案率和卫生保健评价通过率显著提升,分别达到79.76%和94.05%,在广州市各区中名列前茅。
资料图
推进托幼一体化常态化发展
为解决“幼有所育”、改善优化生育全程服务,我区釆取托幼一体化(幼儿园办托)的形式推动“一镇街一普惠”托育服务。同时,依据《广州市普惠性托育机构认定及资金补助管理办法(试行)》,认定一批普惠性托育机构和普惠托班名单,确保在硬件设施、师资力量、安全管理等方面达到高标准,而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,如全日托、半日托等,以满足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。
目前我区公办幼儿园托班收费不高于1200元/月,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养育成本;另一方面,同一家庭两个孩子可入读或入托同一个幼儿园,减轻家长接送负担。
资料图
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有序实施
设立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
选定荔湖街第二幼儿园作为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,成功举办区级托育人才技能培训,首期116名学员参训,培训效果显著。
大力推进托育点建设工作
全区373个村居,已有109个成功建立了托育点,覆盖率达到29.22%。特别是社区托育点覆盖率高达84.62%(91个社区中77个有托育点),超过了既定的60%任务目标。
积极开展用人单位办托
依托工会系统资源推动企事业单位办托,卫健部门确定省水电医院,教育部门确定华立学院、职教附幼开展用人单位办托,同时通过发放工会入托补贴,开设暑期托班的形式,积极鼓励职工子女入托。
开展公建民营托育服务试点工作
选取了石滩、新塘、永宁三个镇街,作为公建民营托育服务的试点区域,重点提供0-2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(乳儿班、托小班)。
指导已备案的托育机构用水用电落实居民价格
降低其运营成本,提高服务质量。
开展医育结合
引导托育机构与基层医院签订合作协议(至6月底签约率达到50%),由基层医院儿科医生和保健人员任职托育机构健康副园长,定期开展入园健康巡查、疫苗接种评估及家长健康教育讲座,有效提升了托育服务的专业性和安全性。
来源: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何秋玲 通讯员增卫健 文/摄
编辑:易湘洪
责编:黄家荣、林汝嫦
审核:朱卓东、张慧芳 正版炒股软件
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